疫情给从事表演艺术的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变数,无论计划在今年任何时候的演出大概都逃不过「变」的命运。早前,一连三天由西九文化区举办的「自由爵士音乐节」得以在两波疫情高峰之间顺利举行,不但在城市的逆境中坚持为观众带来抚慰心灵的乐章,音乐节的舞台亦展示了与「变化」碰撞出前所未有的火花。
「这是第一次整个『自由爵士音乐节』只有本地乐手,所以我希望能把握这个时候做到一些声音出来。」疫情关係,外地乐手无法前来香港参与「自由爵士音乐节」,这次只得本地乐手能够亲自来到现场演出,打破音乐节一贯的传统。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艺术策划(音乐)龚志成表示,换个角度去看,这或许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让观众一同聚焦于本地三十多个乐队、共两百多个本地乐手的音乐,看看爵士音乐在这十多年来在香港逐渐冒起与成长。「未来几年对于本地的爵士乐手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机会,这让我感到很兴奋。」回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香港,能够接触到的爵士乐手多半来自菲律宾、英美国家,龚志成观察到只有近十年的时间香港突然多了不少年轻的爵士乐手,除了因为年轻乐手从英美、欧洲回流香港发展,也因为网络发展成熟,留在香港的一批年轻人就在当中自学爵士音乐,两个因素带动了爵士音乐年轻的风气与动力。「现在爵士音乐在香港来说身处一个有趣的位置。」为了让这股爵士浪潮继续延续下去,龚志成在本年度的「自由爵士音乐节」上花了不少心思。
传统与超越两共存
对始于美国、发展了一百多年的爵士音乐,龚志成坚守它的传统,对其保持尊重。然而,有别于一般在酒吧或其他商业演出空间中,让人在喝东西、聊天的同时欣赏爵士音乐,龚志成将爵士乐的演奏空间转换,在西九自由空间和艺术公园上打造截然不同的户外爵士乐体验,希望这崭新尝试能刺激观众和乐手,带来新的衝击。龚志成将演出放在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在阳台享受爵士音乐,让音乐跟外面的环境混合在一起,甚至让乐手、观众能感受与日落同步。「我把它叫做『fresh tradition』,既保留传统,也营造出新鲜感。」除此以外,在这次的音乐节,龚志成也强调本地爵士音乐是时候迎来一种超越。「如果香港乐手单单模仿国外的爵士传统,我们会永远堵在这里。」为了衝破瓶颈,龚志成与团队就推出了其中一个节目《爵视》,让自由空间和香港演艺学院舞台及製作艺术学院携手,将自由空间大盒打造成沉浸式多观感演出空间,安排观众坐在沙滩椅上,感受结合实验录像和视觉设计的爵士音乐体验。节目更邀请本地爵士的老行尊罗尚正以及年轻乐手崔展鸿和张贝芝进行即兴演奏互动。「我们没有专门作曲的人,每个乐手就像一个画家,共同传递音乐中不同的色彩。」龚志成盼从新的尝试中打破固有的模式,做到传统与超越并存。
渗透艺术家独特性
香港的爵士音乐要创出一个新的局面,龚志成认为,还必须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性,在本地提炼出国外没有的元素。「但并不是一般将二胡加进西方音乐那样简单。」龚志成鼓励乐手在思维和创作上多作冒险,尝试打破自己固有的模式和安全的状态,他觉得有些介乎于传统和创新之间的模式,能够变得生动、有趣。其中,节目《Angelita Li Sings Billie Holiday - Feat. Patrick Lui Jazz Orchestra》,本地歌手Angelita Li和Patrick Lui Jazz Orchestra乐队团一同演绎美国爵士天后Billie Holiday的名曲,与此同时将整个爵士音乐的历史、歌手个人的生平、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种族歧视等创作背景投射在屏幕上,并随着她十几首的首本名曲一同带给观众。透过整个呈现、演奏的方式,可以让观众深入歌曲的背景,明白一首歌曲出现的缘由。「有时候爵士音乐不单单是演绎大师的作品或者传统的语言,我们还要带出其个性和独特之处。」被问到香港的乐手能够怎样建立个性,树立自己的形象,龚志成不得不承认音乐要比其他艺术形式抽象、难以辨认,但在音乐中听到「人的存在」就值得追溯下去。他举例香港艺术家的演奏相比欧洲艺术家要急躁、甚至不宁静,这些无意中都反映出文化背景的个性。「你怎样看与人的关係、和世界的关係,这些小事都能展现个性。」龚志成认为只要提高对音乐的敏感度,多关注乐曲的编排、乐器的搭配都能辨别出不同城市的音乐。文章来源:新锦江娱乐:www.xjj69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