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疫下重开的香港音乐舞台,11月先后迎来两股乐坛生力军的诞生。
首先登场的是在沙田大会堂梁建枫指挥举行成立音乐会的香港青年乐团,然后是之后由范丁指挥,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举行成立音乐会的「传承爱乐」。这两个新生乐团的艺术舵手都是「拉而优则指」的香港乐坛活跃人物。梁建枫是香港管弦乐团现任第一副首席,亦是香港理工大学管弦乐团的艺术总监、香港拔萃女书院艺术总监;范丁更是香港管弦乐团职业化的创团成员,曾任副团长、代团长,和第二小提琴首席,多年前自「港乐」退休,现为越南西贡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这两位「港乐」同袍不约而同地成立目的背景不同的新乐团,却是今年疫情下酝酿出来的成果。 文:周凡夫
学界音乐精英新空间
香港青年乐团可说是为香港学界精英乐手打造更大的新空间的乐团。香港有为数不少的青少年乐团,不少学校乐团更是水准骄人,可惜成员均为学校同学,在外公演的机会亦不多。香港青年乐团目标就是汇集来自香港多间学校的音乐尖子,藉着多元化的训练及演出,为希望走上音乐专业发展的年轻人提供专业的培训。
梁建枫在场刊的音乐总监献词中有这样一段话﹕「这场音乐会改期了三次;两次是因为疫情严峻而场馆关闭,一次是因为我被认定为与确诊者紧密接触,而需要隔离。虽然如此,俗话说好事多磨,香港青年乐团的成立首演,就在2020年最艰难的时刻中,破茧而出,或许就为经历了重重的困难和磨练,更突显了香港青年乐团的每位团员,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在这股庞大的凝聚力之下,他们所绽放的能量,是前所未见的。」确实,当晚整个乐团约六十位团员的扩大双管编制,演出时人人全都佩戴着口罩(吹管手则以隔板距隔),仍能感受得到人人无比投入的热切之心,这其实亦与这场音乐会的节目设计有点关係。
开场的《艾格蒙特》序曲和压轴《英雄》交响曲,非仅是配合贝多芬250周年,更重要是这两首乐曲都具有乐圣奋发争战的精神与力量,和提升乐团合奏能力的作用,特别是四个乐章长达45分钟的《英雄》,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高度专注力的考验。
两位新秀够稳重
其实,乐团成员来自不同学校,疫情下的排练亦多少有影响,作为指挥的梁建枫难免会有压力,但音乐会开始后便渐入佳境,特别是两首只选奏第一乐章的协奏曲,由十四岁的郭品谆担任独奏的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二十岁的曾文弢担任独奏的德伏扎克大提琴协奏曲,两位「新秀」显然已身经百战,压场感十足,且能全无压力很稳重地将全个乐章处理得充满说服力。四个乐章的《英雄》交响曲,较开场的《艾格蒙特》序曲,无论内容,还是音乐,乐队都能奏出足够的能量感染力。特别是《英雄》长达十多分钟的终章,梁建枫在奏完第三个乐章谐谑曲后作了较长的停顿,好让大家喘喘气再「发力」,果然收到了效果。
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成立音乐会的场刊,厚达六十多页,用纸、印刷都极考究,多达十页的题辞(两篇)、献辞(八篇),除了是各方祝愿,更见乐团在社会上争取得到的强大支持;但场刊的设计,特别是中文的乐曲解说,却很不规范,乐曲解说的中文更堪作反面教材示范。看来乐团全力关注音乐,忽略了文字对乐团发展是同样重要的啊!场刊中未印上音乐会日期,或许是对能否如期举行欠信心,但场地亦没有,难道同样是怕疫袭沙田大会堂吗?这本富有纪念意义的场刊便多了添了一点「花絮」了。
职业乐手的职业乐团
稍后举行成立音乐会的「传承爱乐」,就更是因为疫情下范丁及众多青年乐手「困处」香港触发酝酿,在香港传承基金会等众多社会组织支持下组成的新乐团。这个新乐团却有不同的「愿景」与「使命」,在成立音乐会场刊中便很清楚地宣示﹕「以香港本地青年职业乐手为骨干的管弦乐团。汇聚香港古典音乐的精英。以『音乐为本,传承文化,扎根香港,放眼世界』为愿景,与大湾区及各地主要音乐单位紧密合作,将香港音乐力量呈献到世界舞台。」
作为乐团艺术总监的范丁,在场刊中所写的一番话更为感性﹕「过去这一段日子,特别是不能举办音乐会的这段时间里,我从未如此深刻地感受到:音乐是我们的希望。......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成为一个职业乐手所要经历的艰辛与磨练:没有童年、中学时期就要面临人生中重要的决定-攻读音乐、过五关斩六将,努力奋斗二十年从音乐学院毕业,等待着的却是充满徬徨的未来,毕竟能够进入职业乐团的机会微乎其微。创立传承爱乐,我衷心希望为香港志同道合、对古典音乐充满热诚的青年乐手开拓更多带来收入的演出机会,让我们尽情享受演奏与分享音乐的满足感!」
传承爱乐三代齐携手
在此愿景和使命的前提下,这场音乐会的节目设计,可以说是香港乐坛三代人携手的演出,亦突显乐团名字「传承」之意。单是在香港管弦乐团已有38年职业乐团经验的大旗手范丁是第一代,当晚担任独奏的郑智元和谭允静则已是第二、第三代的传承人了。郑智元2011年入选香港电台「乐坛新秀」崭露头角,五年后获法国三大乐团之一的土鲁斯国家交响乐团聘为双簧管首席,成为法国乐坛唯一外籍双簧管首席,这场音乐会前一天刚在LCSD「大会堂乐萃」系列中举行了一场独奏会。这场音乐会在乐团无比信心地演奏完格林卡有如「高铁速度」般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后,他随即登场与乐团演奏了莫扎特的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奏来可说挥洒自如,全无压力,长约二十分钟的三个乐章从流畅如歌的前两个乐章,到轻快富有活力的终章,最后以简短的华彩再展耀一下迷人的双簧管乐音结束,让人听得无比舒畅。
接着年仅十五岁的初生之犊谭允静,在乐团伴奏下演奏了萨拉沙替的《卡门幻想曲》,乐曲虽不长,但十多分钟几乎全是各种炫技性的乐段,小妮子奏来全无半点压力,流畅挥洒地一气呵成奏完全曲,见出早已身经百战。对范丁与乐团而言,最大挑战当然是下半场几近四十分钟的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四个乐章中有三个快板乐章,抗争性的能量感虽没有《命运》、《英雄》那样强烈,但全曲却爆发着狂舞的欢乐气氛,这便成为送给大家满载激励鼓舞的抗疫礼物了。
海阔凭鱼跃
「传承爱乐」清晰地将活动范围指向大湾区,在当下疫情仍未知何日才能过去,乐团外游仍遥遥无期的情况下,会否考虑将成立音乐会的现场录影安排放到内地的平台上播放,作为「进军大湾区」的先锋呢?其实,梁建枫亦是「深圳——台湾——香港——澳门青年文化交流艺术季」的节目总策划,在他培训下的香港青年乐团,看来日后不仅大湾区,甚至两岸四地都会成为此一新生青年乐团的「练军舞台」呢!现在因为第四波疫情,音乐会演出又正面对新一波的停演。但愿疫情快过,让这两股在疫下成立的香港乐坛新力量能有更广阔的发挥天地!文章来源:新锦江娱乐:www.xjj69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