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主旋律电影的选材、人物形象的塑造及表现形式等各方面,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因为主旋律电影的话题与口碑开始变得叫好又卖座,在电影市场上大放异彩,成为电影新模式的一种文化探索。 文︰莎莉
在百花齐放的电影市场里,很多主旋律电影在保持原有精神内核不变的同时开始转型,逐渐商业化。像有一些电影展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中国人艰苦奋斗、努力拚搏的精神故事,一一展现观众眼前。不但票房破纪录,更赢得口碑。在2017年,吴京主演的《战狼II》以56.8亿元人民币票房,坐稳国产电影票房总榜榜首的位置;2019年国庆档,《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大主旋律商业大片同台竞技,一举刷新多项票房和观影纪录。但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影响全球,电影产业自然受到严重的打击,令到电影人大叫痛苦,因好多电影要停拍及无得上映;幸好早前根据真实悲壮抗日战役改编的《八佰》在内地上映时,票房突破30亿元人民币,为电影市场打了一支强心针。
电影要引起观众共鸣
有专业人士分析,现时主旋律电影不仅具备了主流价值、主流意识之外,更囊括了受众认同、大众审美、市场认可等符合现代电影观念的文化内涵和产业属性。在商业化电影佔据市场主流的今天,主旋律电影何以摆脱传统的方式,夺取票房和口碑的「双赢」?
有导演认为,相较以往,近年来上映的主旋律电影主题明确、人物设定精准,无论故事结构还是叙事方法都具备成熟商业电影的框架。如「以林超贤执导的《湄公河行动》为例,影片围绕营救这一主线,每个人物都为此服务,节奏合理,故事清晰。」这是我国主旋律电影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还有,不少主旋律电影都将叙事视角从英雄转向平凡人。像管虎导演的《八佰》中,一个个小人物成为推动故事进展的主角;而在《我和我的祖国》中,时代发展与国家巨变映照在平凡人的悲欢离合中,让人为之动容,完全激发了广大观众强烈的爱国热情。
这证明了「任何一部优秀的电影,要想吸引观众,就要引起他们的共鸣,角色必须是个活生生的人,有爱有恨有恐惧。早年主旋律电影塑造英雄人物,往往对缺点避而不谈,导致人物失真。」
传播大爱发放正能量
但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开始崛起,题材范围不断扩大。所以主旋律电影不再局限于近现代革命历史题材,而是在创新叙事和商业运作上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例如电影《一点就到家》,导演许宏宇通过三个性格不同的年轻人从大城市回到家乡创业的故事,透视社会变化,它既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也可以被视为喜剧电影。至于陈可辛执演,巩俐、黄渤主演的《夺冠》,电影取材自中国女排的真实经历,一经上映便引发了观众对主旋律叙事的全新认识。凭藉该片获得最佳编剧提名的青年编剧张冀说︰「主旋律大片,需要真实、本土、充满烟火气的,区别于荷里活或者其他国家形式的中国叙事。」
「创新」——也是当前主旋律电影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从《湄公河行动》到《红海行动》的一系列军事片、战争片的探索,从《我和我的祖国》到《我和我的家乡》对电影新形态的尝试,从而再《中国机长》到《夺冠》等电影在价值观上更符合时代要求的取捨......它们的成功,无不是创新意识下艺术实践的结果。
所以说︰「好的电影一定是传播大爱,带给人们真善美、正能量的,这些电影应该鼓励大量生产和製作。」未来,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依旧要着眼于用草根视角呈现宏大主题,同时从人性深度、人类命运等更高角度去思考电影。期待﹗中国主旋律电影在未来再创奇迹,衝出国际﹗文章来源:新锦江娱乐:www.xjjj69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