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當拿在阿根廷時間周三因心臟病離世,大量球壇名宿、現役球員均對這位阿根廷一代球王的訣別表示哀悼。雖然馬拉當拿在一些球迷心中是球王、英雄,但在另一些球迷眼中,他卻是魔鬼、騙子。放眼整個體壇,相信也再難有一位運動員會擁有這種天使魔鬼集於一身的特質。 ■香港文匯報記者 楊浩然
馬拉當拿在1960年10月30日,出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貧困家庭,他是家中第5個孩子和首個男孩子。他的童年非常艱苦,家裏連自來水也沒有;但在3歲時,他獲叔叔送給一個足球,自此和足球結下不解緣。馬拉當拿童年時在塵土飛揚的道路和空曠的荒地上磨練出球技,14歲已進入小保加一隊名單,16歲時首次代表阿根廷國家隊出賽。憑超卓的球技,他在職業生涯中替阿根廷、拿玻里等贏得多項榮譽,讓他備受球迷寵愛。
以「上帝之手」美化手球
未知是否和成長環境有關,馬拉當拿的足球生涯總是充滿爭議。例如在1986年世界盃,阿根廷於8強對英格蘭,他使出經典的「上帝之手」取得入球,但這位阿根廷天才賽後並沒有立即承認「出術」,更用上「上帝之手」這類「語言偽術」作辯解,直至2005年一次訪問中才終於承認當年那球是用手攻入的。
除了手球爭議,馬拉當拿一生也和「毒」脫不了關係。1990年夏天,他在代表拿玻里踢罷一場比賽後接受藥檢,結果對可卡因呈陽性反應,最終在飛回布宜諾斯艾利斯後被捕,繼而被起訴和要接受康復治療,而意大利足總亦對他作出了停賽15個月的處罰。
原以為馬拉當拿自此可擺脫毒癮,但在1994年世界盃他再次帶領阿根廷出征,過程中卻又被查出服用了麻黃素,最終只能退出那屆國家隊和停止比賽,亦令馬拉當拿的名聲陷入谷底,就算之後復出亦再難復當年勇,最終在1997年宣布掛靴。
濫藥酗酒 野「馬」難馴
馬拉當拿退役後轉任教練,曾帶領阿根廷出戰2010年南非世界盃,但整體而言其執教生涯並不成功。相反地,馬拉當拿的場外生活才是外界關注的地方,在資訊越來越發達下,他被爆出有多名私生子;而吸毒問題則一直困擾着這位一代球王。2000年,他曾因吸毒過量誘發心臟病幾乎猝死;雖然之後曾表示成功戒毒,但仍有酗酒、暴食等問題導致健康受影響;馬拉當拿的女兒去年曾警告父親不要再濫藥,看來這位阿根廷球王其實並未戰勝毒品。
總結而言,馬拉當拿的球技讓他受盡球迷寵愛,但「上帝之手」的欠老實和場外私生活的不檢點等,卻讓他被一部分人所嫌棄。不過,無論如何,馬拉當拿在足球史上的成就絕對有目共睹,亦是足壇上其中一位象徵性人物,其離去絕對是足球界的損失。文章来源:新锦江娱乐:www.xjj69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