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导演陈可辛拍摄的新作《夺冠》(原名:《中国女排》,见上图)本来安排于今年春节档公映,后来因为疫情问题,全国戏院禁止营业而被迫临时撤档,直至最近于国庆档前夕,才重新安排公映。其实这类型真人真事的运动题材电影,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毕竟因为真人真事的关係,观众对戏中比赛情节的结果,早就瞭如指掌,故此对结局不会感到紧张、期待,但同时也是对导演手法的考验,在观众早知结局的情况下,如何处理才能让观众同样看得赏心悦目?
《夺冠》从中国女排夺下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之前开始讲起,一直说到里约奥运会决赛,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夺奥运冠军。故事横跨近40年,但电影最终只选取了3场比赛,就呈现了中国女排的3个阶段。分别是1981年,中国女排击败日本女排,第一次赢得世界冠军;2008年,中国女排对战美国女排,经历由盛转衰,为影片作为转折位;2016年,中国女排对战巴西女排,令中国女排再度崛起!
为了影片的真实感,陈可辛在全国面试了上万名排球运动员,每一次奋力扣杀、扑救都拚尽全力、没半分欺场,亦让观众情绪看得丝丝入扣。陈可辛向来擅长用对白的力度,来把电影信息深深刻在观众脑海里,今次虽然篇幅上只着墨于3场比赛之上,但当中对情感的刻划,将「女排精神」诠释得非常有血有肉:「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一字一句,字字铿锵,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份女排精神!
巩俐饰演郎平(见上图),演技好得没话说。更难得是众女排队员,她们的呐喊、欢呼、失落、哭泣时,观众感受到的是如此可贵的真,就好像当年的场景再一次上演。陈可辛成功将一段观众早已认知的历史,有血有肉地再次呈现于观众眼前,掷地有声的台词再次唤起观众对「女排精神」的记忆。文章来源:新锦江娱乐:www.xjj678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