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绘画又称速写,对于学习洋画者而言,速写可谓是基础,画家透过观察生活,在短时间内以简练的线条概括写生对象,有如即兴创作。最近,有美术馆以速写为题举行展览,透过不同的媒介,绘出城市景观、人物动态和自然风光。走进展览恍如进入了画家们的练习世界,一幅又一幅转瞬而生的作品映入眼帘,展现着画家们运用纯熟的技巧及即时灵感创作出的都市。文、摄:香港文汇报记者 张美婷
展览《一新时光:香港速写》由即日起至8月22日于一新美术馆举行,由美术馆与香港美协联合举办、艺术香港协办,展出天池、王秋童、林天行等40位香港画家约120幅速写作品。人们常说的「艺术西方写实,东方写意」,而速写既可写实又可写意,写实的作品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一新美术馆总监杨春棠表示,有部分画家会把看见的景象记进脑袋,回到画室后再凭记忆绘画出来,这技巧于是次展览的作品亦可见,「画家凭记忆绘画的作品属于绘画性质的速写,是在短时间内把心中喜爱的景色再演绎出来成为艺术作品。」
杨春棠更以「内衣艺术」一词形容速写创作,以往速写是西方人学习绘画的基础,是一种练习,现今速写已经不是习作,甚至可称得上是艺术的一种,速写展示画家的基础底蕴能力,作品犹如「内衣」般,是每个画家藏在骨子里的功力。
粗幼线条现梯田层次美
展览的当眼处,乃林天行同系列的三幅《云南元阳梯田写生》作品,作品在去年创作,均为水墨作品。「云南元阳的梯田景色美丽,吸引不少摄影师、画家前往拍照和绘画。」因此林天行亦慕名而至,往元阳写生。
三幅均使用了线叠的技巧来表达梯田的线条美,《云南元阳梯田写生(一)》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完成,「此作品的条线较多,画的时候不能乱,所以花了较长时间才完成。」旁边的《云南元阳梯田写生(三)》,林更是表示绘画此作品时愈画愈激动,「作品只是展现梯田的一小部分,在作品的上方可见线条并没有完结,其实在现场看,梯田也是无穷无尽地延伸。」他认为现场的速写写生,环境也可以带给画家们特别的想像空间,「这也是在室内绘画得不到的感觉,所以我认为速写的作品特别具生命力。」
《云南元阳梯田写生(二)》除了展示梯田的景色外,此作品与同系列相比,上半方灰色水墨带出树林的茂密感,却又更凸显出下半方梯田的线条美。细看下发现梯田的线条并不单一,通过水墨上黑白灰的对比、线条的快慢粗幼与浓淡乾湿,令线条有不一样的呈现效果,丰富了画面之馀也不会感到混乱。
水墨设色绘鹤咀三家村
展出写生作品的还有熊海的三幅作品,其中《青海七彩丹霞》是熊海的作品中唯一的「旧作」,其绘于2017年的青海。谈到为何特意选取「旧作」参展,他直言这是他其中一幅喜爱的作品,作品花了25分钟便完成,运用了硃砂颜料的深浅和线条营造距离感。旁边的水墨画作《香港三家村》和《香港鹤咀》皆是今年的新作,后者取材于香港唯一的海岸保护区,熊海表示绘画此作品时正是他首次到鹤咀写生,作品打破了其以往的黑白色绘画格调,「这是我少有加上其他颜色的水墨写生作品。」
廖井梅尤其喜爱绘画人像和人体,是次展览中也展出了其人像作品。廖指出,在香港有不少人体写生的课程,可见其重视程度高,「人体写生是从古至今也受重视的训练,我们看古希腊的雕塑,可见其相当重视展现身体的美感,追求表达人体的动静韵律,这美感直至现在也受到不少画家追从。」
《少女像》展示着一名年轻女生的外貌,作品运用了粉彩绘画,最令廖难忘的是绘画模特儿年轻肌肤的感觉,「我看着模特儿,要如何绘画出年轻肌肤的美感,并在短时间内捕捉那种感觉,我绘画追求的不是要很神似,而是可以用画笔记下这种用言语也没法形容的触感。」
港铁中创作看社会百态
侯绍政的速写作品主要运用钢笔和马克笔绘画,线条简单利落,他表示,速写绘画已是他的习惯,「每逢乘坐港铁回工作室时,当大家都低下头专注在手机荧幕上时,便是我速写的时间。」富有速写经验的侯绍政指,一张速写的作品,只花两至三个站便完成。「速写可以反映生活。」侯说。的确,他的作品内容生活化,无论是一位从市场购物完、正在月台上坐着等候上车的老人家,还是推着行李箱准备离开香港的少年,也是他笔下作品的主角。
许锦和的速写作品色彩鲜艳,以水彩作画,带给人生动活泼的感觉,「我画画喜欢画色彩缤纷的作品,因为看起来会令人感到愉快。」任职大律师的许锦和,在访问当天因工作缘故穿着一身正装。他既是画家,谈起绘画时显得不亦乐乎,他的作品描绘的事物细腻,通常要花上六至八小时才完成一幅作品,但为符合是次以速写为题的展览,他特意「限时」创作,「是次展出的作品仍然运用了水彩绘画的技巧,但不同的是我要求自己半小时内便要完成一幅作品。」许的画作描绘的事物直接清晰,作品《石斑鱼》则直接描绘石斑鱼的全貌,运用色彩的深浅点缀在鱼身上,使石斑鱼更维妙维肖。文章来源:新锦江娱乐:www.xjj678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