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中,甚至有一隻身长一米左右的小野猪,搭乘手扶电梯,公然闯入了坚尼地城港铁站。在电梯上,还撞伤了一名女路人。多位警察闻讯出动,用铁栏围成一圈,将其困在港铁之中。手持盾牌的警察和小野猪对峙多时之后,为安全考虑,警察动用了麻醉枪。中枪的小野猪,虽然倒地但仍有意识,渔护署的职员又补了一针麻醉剂,才把牠装入笼中带走。
警察和野猪对峙时,有围观的市民善心大发,觉得小野猪很可怜,竟然送上苹果给其食用,以补充体力。市民的恻隐之心,是导致野猪近年来数量大增,以至于骚扰、伤人事件大幅攀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并非信口胡诌。有动物保育方面的专家就指,生存在郊外的野猪,本来主要靠吃植物的根茎和果实维生。野外自然条件贫瘠,优胜劣汰之下,牠们的繁育能力也会保持在一个较为低下的状态。但近年来,一方面不少市民可能是出于善意,不断主动为野猪投放食物;另一方面,愈来愈多的野猪发现,在垃圾桶裡,很容易就能吃到市民丢弃的厨馀。香港是一个富裕社会,每天抛弃的厨馀约4,000吨,相当于约300架双层巴士的重量。
不要小看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本来自生自灭的野猪,寻找食物的习惯一旦改变,代代传递,其习性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不再胆小怕人,愿意接近和依赖人群生活。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香港拥有数量庞大的郊野公园。许多人只知道香港楼价高入云端,却不知寸土寸金的香港,郊野公园就佔去了约40%的土地。这些郊野公园正是野猪藏身之所。因为环保团体和关注动物权益团体的反对,港府无法动用郊野公园及外围的大幅土地,来开发更多住宅。港府现在提出,通过东大屿填海来提供更多土地,可惜这一构想,在不同团体的杯葛之下,仍是遥遥无期。
也因此,香港最大的民生痛点:住房问题,也就成了引发各类社会矛盾的共同原因。
在香港,野猪出没的频率,已经不亚于随处可见的流浪野猫了。野猪氾滥,也已成为香港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其中,港岛、新界东北、西贡、大屿山等更是重灾区。我常在港岛域多利道一带跑步,撞见野猪出没是常有的事。有时候,是一两隻结伴,有一次还撞到野猪一家四五口,一起大摇大摆地在路上觅食。在香港仔石排湾、田湾村附近撞见野猪,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而令沙田一些村民头痛的是,随着野猪数量的快速增加,觅食的范围不断扩大,有野猪会去偷吃他们供奉祖坟的祭品,还有村民祖坟的骨灰龛曾被野猪撞至破裂。每年清明扫墓时节,为了防止村民被野猪袭击或干扰,有些村会安排专门的人手预先驱赶野猪。
香港渔农署最新的统计数字亦显示,仅2018年前10个月,就接获高达679宗野猪出没或滋扰民众的个案,全年更有7宗野猪伤人的案件发生。野猪出没的数字较5年前,早已翻倍。野猪闯入人群稠密的商场、港铁,乃至机场作乱的新闻时有爆出。
作为无比锺爱美食的强大民族,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野味,居然手足无措,未免有些惹人笑。其实,香港曾经有两队民间志愿者组成的野猪狩猎队,专门对付对市民构成威胁的野猪。每次行动之前,只要获得渔护署发出的许可证、警务处发出的枪械牌照,并获得警方批准,就可以合法地持枪捕杀这些「为非作歹」的野猪。但由于环保团体和动物关注团体的反对,从2017年开始,渔护署不再发出许可证,民间狩猎野猪的行动也就终止。取而代之的方式有两种:政府为野猪採取避孕措施;将扰民的野猪搬迁到更偏远的郊区。
怎么看,这两种方式都过于温柔了。避孕疫苗的有效期大约是4-6年,一隻寿命20年左右的野猪,一生要打两三次疫苗,才可能确保不繁殖。从去年2月至12月,接受避孕或绝育手术的野猪只有54隻之少。
细细分析香港今日野猪氾滥成灾的原因,非常耐人寻味,普通市民淳朴的善意,不同团体背后的诉求,施政机构的过度忍让......有时候,善心用错地方,会沦为帮凶;看似捍卫公共利益的团体,背后的驱动其实并非如看上去那样简单美好,执法者过于怀柔的结果,有可能是民众自由权利边界的扩大,也很有可能是暴力范围的无限扩充。野猪凶猛,不能姑息。 文章来源 :新锦江娱乐:www.xjj6789.com